莆田七月半民间习俗禁忌
发布时间:2016-08-20 11:58 来源:取名网 作者:w.cdqmw.net 公众号:瓷都取名网
在莆仙民间,七月半一般指农历七月初一至十六,这期间,莆田家家户户会制作“金粿”和“宝糕”(音译),这是中元节最主要的节日食品。农历七月十五为主祭日,也称“祭公妈”,这一天,全家齐聚一堂,共祭祖先。在这期间,莆田民间还有众多禁忌,如父母健在,出嫁女儿及其女婿禁忌到娘家探亲,家里有老人的人家,不喜欢亲戚、朋友在“七月半”里串门等。
家家户户制“金粿”七月十六结束
莆仙中元节前,每年农历七月十一十二,家家户户都要做一种用糯米磨浆加“金水”蒸成的粿,因为蒸出来的粿,颜色金黄,所以称这种食物为“金粿”。家住南郊社区的陈女士家已经做好了“金粿”,她告诉记者,所谓“金水”实际上是用干稻草、干黄豆枝叶烧成灰,冲水过滤后形成含碱的水。此外,家里还制作“宝糕”,以冬米舂细、过筛、拌上白糖,放置模具上压实后,置于蒸笼中蒸制而成。
“金粿”和“宝糕”除了是节日主要食品,也是主要祭品。陈女士介绍,农历七月十五为主祭日,也称“祭公妈”,这一天,全家齐聚一堂,共祭祖先。莆田民俗专家介绍,因为天气炎热,莆仙百姓俗称“公妈热”。中元节晚上,莆仙有的寺庙还举行普度和盂兰会;在沿海地区,民间也有用白纸折成各种花朵、船只,在中间点上蜡烛放漂水上的“放水灯”风俗用以寄托哀思。农历七月十六,各家举行“送公妈”祭祀,莆仙七月半也到此结束。
家里有老人的 不欢迎亲戚、朋友串门 莆田七月半习俗
在《莆田文史资料》中,记载了莆仙七月半习俗。“莆俗出嫁女子,其父母已殁或一人先殁,出嫁女子必须送礼于娘家,谓之‘送纸’,第一次送纸谓之送‘头年纸’。如果父母健在,出嫁女儿及其女婿禁忌到娘家探亲。所以入境而问俗,不要让亲人造成尴尬的境地。‘送纸’之例至出嫁女儿逝世为止,最多至外孙一世为止,并非代代相传,但祭业指定为送纸之用者,虽历久亦送。”
在莆仙民间,有七月半头(一般是指农历七月初一至十六)的说法,逢单日特别在七月初七这一天,如果娘家父母等老人健在,出嫁女儿及女婿一般禁忌到娘家探亲。家里有老人的,人们一般不欢迎亲戚、朋友在七月半期间突兀串门。
另外,在吃饭的时候,也忌讳把两根筷子插在饭中央,这样的做法好比香插在香炉上,是祭拜的模式,一般认为是不吉利的。七月半期间,家里的老人也会提醒孩子要特别注意出行安全,不私自去涉水、游泳等。
莆田七月半传统美食——金粿
莆田中元节(七月半)做金粿。农历七月初九或初十,用草木灰过滤出含碱的“金水”。十一十二,取“金水”拌水磨糯米浆,蒸成金黄色的米粿。用于祭祖,也是味道独特的食品。由于含食用碱,能帮助消化。
传统节令食品是地域文化的象征,但莆田市和广东潮汕地区的食品却有相似之处。潮汕地区逢端午节有制作栀粿的习俗。做法是:糯米浸水后磨成浆,滤去一部分水分。按比例加入栀子汁、食碱液,拌匀后蒸熟。栀粿呈棕黄色,用纱线切割成片,蘸白砂糖吃。当地认为,潮汕地区端午暑湿瘴热,吃栀粿有清热利湿、助消化之功效。
潮汕栀粿与莆田金粿都是用水磨糯米浆蒸成的节日食品,都加入含碱液体,成品呈金黄色,吃法相同,都具有助消化的功能。而且,栀粿与金粿,读音相似。不同只在于前者是端午节食品,还要加入栀子,后者是中元节食品。
栀子,潮汕俗称黄枝(莆田也这样称呼),果实叫“山栀子”,入药。其功效是泻火除烦,清热利湿,“栀粿”因用栀子而得名,用做端午节保健食品是合适的。栀子虽然有保健功能,但主要作用大概是给栀粿着上黄色。由于栀子比较稀缺,现在也用茶叶、竹叶、稻草烧的汤汁替代,这种汤汁也是黄色的。莆田金粿旧时可能也加栀子,现在不加了(拌了草木灰汁的金粿呈金黄色)。另外,同是中元节食品的“薄荷糕”,现在也不加薄荷了。特色小吃
饮食风俗具有很强的继承性。尽管客观环境会改变,但风俗仍然代代相传。比如金粿,古代没有专门介绍做法的书籍,更没有现代的大众传媒,全靠民间一代代传承、模仿,经过千百年流三联阅读3lian.com/zl/转载请保留传下来了。而且中元节一到,人们就会自发去做。栀粿也一样。
潮汕地区位于广东省东部,包括潮州、汕头、揭阳、汕尾四个市。其东北部与我省交界。潮汕历来有“先祖迁自莆田”的说法,潮汕俗语也说“潮州福建祖(祖先来自福建)”。据考证,确实有不少潮汕先民是在唐宋及以后由莆田入潮的,其中一部分先由中原南迁到莆田,再入潮汕。移民对目的地生活方式、风俗和文化传统都有影响,至今当地一些民俗习惯仍与莆田相近。潮汕莆田都盛产大米,大米是人们的主食,也是大米制品的原料。
由此可知,潮汕栀粿与莆田金粿做法相似,又有类似的民俗功能,可能具有共同的来源。
- 上一篇: 上一篇:火药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 下一篇: 下一篇:最易搞错首都的10个国家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