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人每年必贴《春牛图》
发布时间:2018-12-10 13:05 来源:取名网 作者:w.cdqmw.net 公众号:瓷都取名网
春牛图
不管是现代的筒子楼还是农村古大厝,《春牛图》在泉州总能收获广大群众最真诚的喜爱。这种农业时代用以指示播种、耕地的文化遗存,因为乾隆年间泉州历学家洪潮和大刀阔斧的改造,意外成了当地独特的民间信仰。
至今在泉州地区,但凡新娘出嫁、家人远行,都要备上几张《春牛图》置于提包内。当地百姓相信,这张粉红色的历书有种神秘的力量,能护佑人平安。
宋代已有祭春牛仪式
在农业社会,牛对于百姓而言,自然是最重要的生产工具。由此产生的牛崇拜,自周朝已肇其端。到宋代,福建已有成熟的春牛祭祀仪式。南宋张世南在《游宦纪闻》曾这样记载:“三山之俗,立春前一日,出土牛于鼓门之前。”
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了清代。清人周亮工《闽小纪》曾透露,当时福州人“观春牛”的地点在鼓楼区庆城路、闽王王审知的故宅前。仪式举办前,福州人会到闽王祠“乞”上一丸泥土,掺和到土堆里堆成“土牛”。待土牛成型,百姓便吹吹打打,抬着它依次向鼓楼、南街、东街等进发,热热闹闹游行一番。至于泉州地区,各属县亦会按期举行仪式。
狂欢过后,宋代的福建人还生发出贴《春牛图》的习俗,对仪式进行简化。那时的《春牛图》以图为主,暗藏许多预示性的玄机。例如春牛一旁的执鞭牧人,当他没穿鞋且裤管束高时,代表该年多雨水;若他双足穿草鞋则表示这一年干旱。若他戴草帽,意即这一年天气阴凉;不戴帽则意味着炎热难耐。
泉州历学家苦心改造
早前的《春牛图》以木版画的形式流传,但图片中这些暗示性的玄机,普通人并无法全部获取。清代乾隆年间,历学家洪潮和从钦天监退隐回到泉州,遂对《春牛图》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令其更接地气,了然易懂。
为便于普通百姓使用,洪潮和将一年详细的日历附于图后,并将每日的天干地支、日神等罗列其上。其间,还特别列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每日宜忌”,简直是内容完备的“生活指南”。至此,流行于闽南地区300年的洪氏百年历版《春牛图》大致成型,此后基本按照“上图片、下通书”的形式流传。
这张简单明了的年历图,很快在闽南地区收获了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近三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泉州版的《春牛图》还随着迁徙的闽南民众,一度走到了福建相邻的浙江、广东以及港澳台地区。
派生出神力护人平安
每年立春一到,这种印制在粉红色纸张上的历图便会登堂入室,被泉州人郑而重之地请进家门。有意思的是,和其他普通历书不同,这张薄薄的《春牛图》却被赋予了某种神秘力量,泉州人普遍认为它有护人周全的超能力。
尤其在泉州的农村地区,但凡遇到房屋升梁、乔迁新居之时,《春牛图》便是必备之物。若是遇到姑娘出嫁,细心的妈妈们大多会在她的提包里藏一张折好的《春牛图》,殷勤嘱托女儿在仪式完毕后,务必将其收在衣柜或抽屉里。这时候,越是上了年岁的《春牛图》越被视为吉祥。有些筹备婚嫁的家庭,还会特意翻找出几年前收好的《春牛图》对付。
当然,《春牛图》的右上角还刻印着一张八卦图,这可能是其“神力”的来源。过去家中若有人远行,或是非得到病人家中等“不太干净”的场合,泉州人也会将《春牛图》层层叠叠地折好,偷偷带进衣袋,以祈求它大发神威,逼退一切兴风作浪的邪祟。
不知道在你的童年里,是否也有阿嬷低头为你折《春牛图》的那份温馨回忆?
参考文献:
蒋鑫《对比分析南北方春牛图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色》,《装饰》
- 上一篇: 上一篇:春牛图是什么?春牛图代表什么?
- 下一篇: 下一篇:2019年己亥年地母经春牛图详解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