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哲族简介,赫哲族风俗
发布时间:2014-12-08 15:12 来源:取名网 作者:w.cdqmw.net 公众号:瓷都取名网
赫哲族--简 介
赫哲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的饶河、抚远两县,聚居在街津口、四排、八岔3个民族乡。居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第五十五位,人口超过门巴族。
赫哲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有不少语汇与满语相同。现在40多岁以下的赫哲族人已不会说民族语,通用汉语。赫哲族没有文字,通用汉文。过去曾信仰萨满教。
沿江而居的赫哲人仍以渔业为主,不论男女老少,都是捕鱼好手,以渔业经济为核心,形成了赫哲族独特而丰富的民族文化。是中国北方唯一的依靠渔猎为生的民族。
赫哲族--历 史
是赫哲族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其先民很早就生活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的三江流域。隋、唐时期的“黑水”是他们的祖先。过去住北海边,后来南迁。辽、金时期,赫哲族先民所属区域为五国部。元朝时期,隶属于辽阳行达路。明朝时期,赫哲地区归属奴尔干都司。清初,赫哲族居住的区域为“呼而哈部”、“窝集部”、“瓦尔喀部”、“使犬部”和“萨哈连部”。清朝初年第一次出现“赫哲族”名称。历史上曾因穿鱼皮衣和使犬,而被称为“鱼皮部”和“使犬部”,是我国北方以捕鱼为主兼事狩猎和使用狗拉雪橇的民族。直到20世纪初,赫哲族仍处于原始公社末期向阶级社会发展的阶段。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掠夺、烧杀和土匪的劫掠杀戮,加上伤寒、天花、霍乱等传染病流行等原因,人口大量死亡,濒于民族灭亡的境地,一度只剩下30O余人。新中国成立后,赫哲族人获得了新生。赫哲族人长期从事渔业生产,积累了丰富的捕鱼经验。同时,他们也开展了多种经营,如农业、养殖业等,其生活已呈现富裕繁荣的景象。
赫哲族--婚 俗
在男女青年订婚的过程中,要摆酒宴宴请双方的长辈和媒人;迎亲时,男方的老人要向女方的老人敬三杯酒。婚宴时,新娘要面朝墙“坐福”,直到送亲的人散席离去后,才可下地并与新郎一起共吃猪头猪尾,新郎吃猪头,新娘吃猪尾,意为夫领妇随,团结和睦,最后新娘新郎共吃面条,以表示情意绵绵,白头到老。
赫哲族--服 饰
鱼皮衣服是过去赫哲族独有的民族服装。充分说明了赫哲人具有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适应环境、创造生活的顽强意志与高度智慧。鱼皮衣服是把鲢鱼、鲤鱼等鱼皮完整地剥下来,晾干去鳞,用木棒槌打得像棉布一样柔软,用鲢鱼皮线缝制而成。受满族服饰的影响,鱼皮衣多为长衣服,主要是妇女们穿用。其样式象旗袍,腰身稍窄,身长过膝。袖管宽而短,没有衣领,只有领窝。衣裤肥大,边沿均有花布镶边,或刺绣图案,或缀铜铃,显得光亮美观。鱼皮套裤,有男女两种。男人穿的上端齐口,裤脚下沿镶黑边。冬天穿上狩猎可以抗寒耐磨。春秋穿上捕鱼可防水护膝。不过,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赫哲族服装的材料及式样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鱼皮不再是赫哲族的遮体服饰,而是作为一种民间工艺被收藏于艺术的宝库博物馆之中。
赫哲族--饮 食
赫哲族人喜欢吃“拉拉饭”和“莫温古饭”。“拉拉饭”是用小米或玉米小渣子做成很稠的软饭,拌上鱼松或各种动物油即可食用。“莫温古饭”是鱼或兽肉同小米一起煮熟加盐而成的稀饭。现在与汉族相同,绝大部分人家均吃馒头、饼、米饭和各种蔬菜。
赫哲族有一些独特的鱼、肉类风味食品,可以分成:生食有生鱼干、生肉干和新鲜生鱼。新鲜鱼的吃法较多,主要是拌菜生鱼。还有一种冬季食用的冻鱼片,如果尊贵的客人来了,有一盘冻鱼片是上等的下酒佳肴,其味鲜美凉爽,现在仍然备受人们的欢迎。
熟食如加工好的鲟、鳇、鲑鱼子,其营养价值较高。也将鱼片和兽肉蒸、烤、煎、炖、煮、炒等技法加工后食用。其中鱼松每餐必不可少。
典型食品有:拌菜生鱼,赫哲人叫“他勒卡”,鱼松,赫哲人叫“它斯恨”。
赫哲族--习 俗
赫哲人在饮第一口酒前,要用筷头蘸少许酒甩向空中和洒向大地,以示敬祖先和诸神。但不喜欢喝茶,有时也把小米炒焦后沏水喝,或把野玫瑰花和嫩叶以及小柞树的花苞采来晒干沏水当茶喝,但大多数一年四季均喜欢喝生凉水。
赫哲族妇女生小孩时要吃小米粥和大米粥、鲫鱼汤、嗄牙鱼汤、兔子肉汤以及“莫温古饭”、面片、面汤、鸡蛋等食品。产后三天内不能吃青菜,以免产妇和婴儿泻肚。在坐月子期间均吃滚烫的热饭,以免受凉,影响身体健康和奶汁。
赫哲族人死后,必须用面粉制成油炸薄面块和各种形状的薄面点心,供在桌上,参加悼念活动的人们也食用。
赫哲族--禁 忌
捕鱼者若家有丧事,到捕鱼场后,须在网滩上架起一堆火,从火上跨过,以熏晦气。捕鱼期间忌说怪话、谎话,否则触犯神灵,空网而归。
该族笃信“万物有之”之原始宗教观念,对山神、河神、树神等自然之神处处小心敬奉,惟恐不慎得罪而招致灾祸。忌捕杀飞投住室的雀鸟,信其为亡单之魂所变,有飞来投室者是其灵魂要“转世”。若捕杀之,则有不育之祸。忌以皮革物陪葬,认为如是则死者亡灵不能升天,也不能再转生为人。
- 上一篇: 上一篇:蒙古族简介,蒙古族风俗
- 下一篇: 下一篇:朝鲜族简介,朝鲜族风俗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