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以来,这里人烟辐辏,文化发达。生而居之者既多,埋骨于此者势必不少,加上邙山又是经风水理论证实的风水宝地,邙山上集中了如此众多的帝陵和古墓群也就不难理解了。
尽管后代为避北方少数民族来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不断南移,但洛阳一直是北方重镇。风水的种子以及对洛阳的思乡之情,随着东晋王朝的南渡和历代中原人因避乱不断的迁徙,播撒到全国各地,邙山因此反复地出现在文人墨客的描述中,自此绵延不绝,成为历代风水师心目中的风水圣地和理想的魂归之处。
在邙山脚下的孟津县白河乡铁谢村,有座人称“刘秀坟”的大土丘,现在已经开发成了颇具规模的旅游景点,经常有游客专程从洛阳市赶去参观,我也是慕名而去。“刘秀坟”四周有1458棵柏树,据说其中大多数种植于隋唐年间,且每一棵都有自己的传说,其中最为人称奇的,莫过于光武祠门口附近的三棵“鸟鸣柏”。光武祠的讲解员解释说,相传王莽追杀刘秀的路上,有一次刘秀在山坡上睡着了,结果被树上小鸟唤醒,才及时逃生。后来刘秀称帝,就封这只鸟为神鸟。神鸟死后,化身为柏树为刘秀守墓。
然而事实上,“铁谢村刘秀坟只是北魏时期皇家祭祀河神的场所,原名为方泽坛。”洛阳文物工作二队的队长史家珍说。“‘刘秀坟’只是流传多年的民间传说,也是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历代学者对光武帝陵墓的具体位置一直存有争议。通过实地调查和勘探,洛阳文物工作二队最近确定了真正的光武帝原陵的位置:在孟津县送庄乡的三十里铺村。
三十里铺村附近有5座独立的大冢,其形制规模也相对较大。如此规模庞大、布局结构完整的汉墓区,在整个邙山地区别无二致,所以这应该是东汉帝陵核心区无疑。光武帝刘秀的陵墓也应该在这里。洛阳文物工作二队的副研究员严辉告诉我,光武帝原陵为东汉祖陵,构建宏大陵园在情理之中,陵区内唯有“大汉冢”规模最大,另外,洛阳文物工作二队在大汉冢封土附近发现了规模庞大的建筑遗址,还采集到了一些重要碑刻,上面有‘汉室中兴’的字样,这些证据表明大汉冢极可能就是光武帝原陵。
尽管邙山上古墓多且集中,但多年来学者始终未在帝陵的研究上有所突破。“这主要是因为东汉以后战乱割据,文献遗失。洛阳盆地地势狭窄,历代帝王将相和平民百姓的墓葬相互挤压、杂糅。”史家珍解释说,“此外,传统的考古勘察手段因为缺乏精准的时空关系,采集的资料除了当事人一次性使用外,其他人很难接受。要清查邙山帝陵绝非一代人所能完成,邙山陵墓资料库的采集和建立必须从长计议。”
2002年,在许多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彻底调查研究邙山。如今,“洛阳邙山陵墓群考古调查与勘测”项目进程已经过半。经过5年的艰苦工作,已初步确定邙山埋葬着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后唐6代共计24座帝王的陵墓及其陪葬墓群。2008年年初,经专家评比,“东汉帝陵与邙山陵墓群”被列为2007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十大考古发现”很少授予调查项目,由此可见邙山陵墓群的重要价值。谈起这个项目的缘起,严辉回忆起2000年4月他在龙门石窟从事古建筑研究时,信息工程大学正在当地做测绘,使用的测量方式引入了“3S”技术,也就是GPS(全球导航定位)、RS(遥感技术)和GIS(地理信息系统)。如能将“3S”技术引入考古工作,将可使考古信息数字化,一举解决从前无法量化的难题,于是他们邀请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参与到邙山调查项目中,共同研发这项技术。
严辉所在的洛阳文物工作二队一直以来都在负责洛阳市郊的考古工作,邙山是他们最重要的课题。史家珍曾告诉过我一组数字:“邙山1990年代遭到了严重的人为破坏,邙山帝陵的破坏现象更加严重,原来统计过的1000多座坟丘如今仅存300多座,比任何时代消失的速度都快。再不把这批资料抢出来,以后就没机会了。”
盗墓成风是让考古工作者深感紧迫的另外一个原因。历朝历代,邙山都是盗墓的重灾区。这里从来没有中断过盗墓贼的身影,他们挥舞着洛阳铲,日落而作,日出而息。1904年修筑汴洛铁路,正好经过邙山南麓,破坏了大批古代墓葬,出土的随葬品纷纷外流。辛亥革命元老张钫收集民间散落的唐代墓志,构筑“ 千唐志斋”,其主要藏品就是邙山盗挖流散的墓志,如此数量的墓志需要破坏多少墓葬可想而知。
最近30年来,古玩收藏盛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铤而走险,从邙山的古墓葬中寻求宝物。实施盗挖者被称作“穿山甲”,他们背后还有完整的“产业链”,从若干中间商人,直至最后的买家。更有一些海外财团,相中了某个墓穴,赞助全部盗挖费用,然后购买所有的出土文物,这被称作“包坑”。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穿山甲”说,他们现在使用的都是进口的高科技探测仪,价格不菲,连考古队都没有能力配备这样先进的仪器。与此同时,海外的拍卖市场不断出现邙山出土的珍贵文物,虽然有部分被追回,但绝大部分最终流向世界各地。
墓冢数量减少,墓室被盗掘,封土和陵园遗址被毁坏,文物保护的形势异常严峻。但最突出的问题是家底不明,制约着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的深入开展。“洛阳邙山陵墓群考古调查与勘测”项目已经开展了5年,目前的工作主要是摸清家底,“模糊不清的地方太多,还谈不上进一步的研究和科普。”史家珍说。历朝历代都模糊不清的邙山陵墓群,现在正输入电脑进行归档。然而,面对一个数字化的邙山,我们依然茫然无知。一切都需要等待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抽丝剥茧,一一向我们讲述和还原真相。
依托邙山之上数量庞大的古墓群,洛阳古墓博物馆于1987年开馆,总结了建国以来的所有考古发掘工作并集中进行展示。博物馆建立在北魏皇陵的中心位置——世宗宣武帝的景陵区内,并从1万多座经过考古发掘的历代墓葬中,精心遴选出26座有代表性的墓葬进行展览,这些古墓葬的年代从西汉至宋金,时代连续,自成体系,成为了解中国古代墓葬的一本活教材。时至今日,考古工作者对主动发掘邙山陵墓群并不抱有特殊期待。所幸在考古学上,遗迹比遗物更能反映出深刻的社会和历史信息,尽可能弄清楚邙山陵墓群的年代、形制和归属,将会为我们揭开更多封存已久的历史谜团。
邙山之上,陈先生正手持罗盘,根据杨氏兄弟老父亲的生辰八字,现场“点穴”。据他讲,穴在风水术中指放置被葬人棺椁的位置,“穴”应该点在龙脉的终结之处,还应位处“二水交度”的范围内。此外,开穴地点应地势平坦,土色光润,草木茂盛,若挖出巨石、泉水、兵器等物则被视为不吉。所有这些无非是要得到“生气”,正如《葬书》所说:人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子孙与父母的生气是同贯一体的,所以祖先所居住的地方如果风水好,生气旺盛,“祖坟上冒青烟”,则子孙也能生活安顺,事业兴盛。
杨氏兄弟最终在陈先生的指导下,为父亲在邙山上选了一块墓地,圆了父亲最后的愿望。即将离开洛阳时,我问杨氏兄弟是否真的相信“一家之兴衰取决于祖坟,一国之兴衰取决于帝陵”的说法。两人摇头笑道:“子孙自有子孙福,只要能让老人安息,我们也就满足了。我们这次来邙山,完全是为了尽儿女的一片孝心。 ”
北宋词人李清照之父,“苏门后四学士”之一的李格非曾在《洛阳名园记》中感叹:“谓洛阳之兴衰,天下治乱之候也。其后洛阳陷于金,人以为知言。”正如其所言,北宋定都东京,洛阳仍是西京,与南京,北京相对。而洛阳被金人攻陷后,从此一蹶不振,沦为偏远小县。尽管洛阳在历史长河中历尽兴衰荣枯、沧海桑田,城北的邙山却仍是中国人灵魂深处永远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