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岁时习俗—泉州人过七夕有哪些民俗?
发布时间:2015-08-24 15:49 来源:取名网 作者:w.cdqmw.net 公众号:瓷都取名网
“七娘妈生日”——泉州七夕民俗琐谈
日暮谓之夕,夜也。七夕指的是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民间传说,这个晚上牛郎织女在天河相会。按泉州的风俗,把这一天界定为“七娘妈的生日”。不过,七娘妈指的不是织女,而是与孝子董永在槐荫相会的七仙女。君不见泉州人为七娘妈“做生日”时,要烧7顶七娘妈轿,烧个备有7个座位的七娘妈亭。足证节日的女主角是七仙女。可是,到了晚上,泉俗又有观天象,静待牛郎织女在天河相会的举动。就这样把“天河会”与“百日缘”两个民间传说混同起来了。其原因有三:(1)董永卖身葬父,到傅员外家当农奴。好在七仙女心甘情愿于10天内织锦300匹,才赎回董永的奴身。而织女呢?她是“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见南朝梁殷芸《小说》记载)(2)“织”与“七”在泉州方言里音相谐。(3)两个民间传说的主题思想是相同的。表达了普通劳动者牛郎和董永对爱情的渴望。反映了平民老百姓对爱情的歌颂。象这样民俗事象混同的例子,不止是七夕。比如清明节与寒食节本来是两个节日,因时间紧相近,民间把它们混同起来了。相沿成习,积习成俗。
织女是个巧人。据《帝京景物略》载云:“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盆水日中。倾之,水面生膜,绣针投之则浮,则见水底针影,显出花鸟虫兽之形,谓乞得巧。”旧时,泉州风俗于双七节夜晚,年轻的姑娘对月穿七孔针,比赛快慢,快者胜。叫做“乞巧”。“七”与“乞”在泉州方言里,音相谐。人们通常提到巧人的“巧”,其数用七,都赞之为有“七巧”。织女就是一位有“七巧”的仙女。
七夕的节令活动主要在晚上进行。泉俗把“观天象”与“对月穿针”复合起来,成为一种复合型的民俗。象这样民俗事象不单一的例子,不止是七夕。比如泉俗的元宵节,除了有动的“闹花灯”的活动外,还安排有静的“向冬丝娘乞求灵巧”的活动,也同样叫做“乞巧”。也形成了动与静结合的复合型的民俗。只不过,泉州人把冬丝娘看成是工艺美术之神。应该说,织女是我们,汉民族尊崇的公有神,而冬丝娘是泉州的地方神。
七娘神灯
七娘神轿
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七夕节”,
又称“乞巧节”,
当代还称之为“中国情人节”。
在闽南地区尤其是农村中,
传说中的“七仙女”并非一个仙女,
而是七个神娘,俗称“七娘妈”,
并且传说七月初七是“七仙女”的生曰,
因而民间把这一天称做“七娘妈生”。
这也许是七夕民间流传在宗教氛围浓厚的闽南地区的衍化。
闽南七夕节祭拜七娘妈的纸花、纸符和香粉
《泉州府志》记载:
泉俗七夕“乞巧”、“陈瓜果”、“小儿拜天孙”。
按照这一习俗,
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
头一个“七夕”要做“新契”,
意为新拜“七娘妈”为义母(闽南话称“契母”),
并于当天解去新生儿于端午节系于手腕上的“续命缕”
(用五色丝线搓成)。
到了十六岁,
当年的“七夕”要“洗契”,
意思是对其长大成人、与“七娘妈”脱离关系进行洗礼。
闽南七夕节传统小吃——糖粿
按照传统习俗,
闽南地区七夕敬奉“七娘妈”,
具有浓郁的民间色彩,
而且因为人们认为“七娘妈”是七个,
因而都与“七”有关。
主要有:七娘轿(七乘)、七娘亭(内有七个仙娘之像),
其余陈列的果蔬、糖果(煮熟的甜糯米丸)、酒樽、箸筷子,
一般也以七为数。
另外,
还有女性专用的生花、熟花、胭脂、花粉、剪刀、红髻绳等。
闽南七夕的“七娘妈”崇拜虽然带着一定的迷信色彩,
而且各个地域的习俗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然而从中却可窥见、探索与此相关的民俗文化,
并由此看出闽南劳动妇女对子女所寄予的厚爱和美好愿望。
民间说,七月初七这一天必定下雨,
即使是晴朗的天气,
也会偶尔飘下一阵毛毛雨,
那是牛郎织女流下的情泪。
闽南民间说是“七娘妈流眼泪”。
本文摘自《泉州礼数》
- 上一篇: 上一篇:闽南农历七月习俗——“起路灯”
- 下一篇: 下一篇:泉州习俗—泉州寿庆习俗
为您推荐
热门标签
星座查询
情侣速配
性格解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