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起名
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闽南民间设宴办酒有什么特色 满月宴/婚丧宴等注意事项

时间 : 2024-10-06  作者:瓷都起名  浏览次数:122

福建民间设宴办酒,各地方志多有记载,而闽南在这一方面对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的保留,可谓十分完整,泉州宴席民俗又在闽南宴席文化中颇具代表性。在泉州,宴席颇具典型性以及重大意义的一般有满月宴、四月宴、周岁宴、十六岁宴、寿宴(一般50岁以上)、婚嫁宴和丧宴。宴席的形式和传统,在规定之中又随着每个年代的不同发生着细微的变化,同当时的经济、政治、社会等情况密切相关,通过这些民俗从传统到今天的演变,也可以一窥社会经济之变化与发展。在中国名厨委资深委员、泉州老一辈闽菜大师程振芳饶有意思的讲述中,你能感受到闽南宴席独有的民俗特色。



满月宴 开启人生第一宴

  民间时常有生子后的宴请,而在泉州的宴席民俗文化里,满月宴是新生命来到人世后首先要经历的第一个较为重要的宴席,无论家境富裕,还是贫乏,人们都会尽量礼仪到位,为家中的新生儿办场满月宴。

  满月宴以“香油饭”作为头道菜开席,寓意孩童能够健康长大。香油饭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八宝饭”,一种是俗称“浥饭”。八宝饭内有干贝、虾米、香菇、肉等食材,同米饭合煮而成,有咸有甜,在福州地区的满月宴席上较多使用此种煮法。“浥饭”则在食材方面一定要有豆干,另外还有松菇、肉末等食材。这个民俗发展到了后来转变成了以炒面、卤面等菜品代替香油饭作为头菜,为何会用这些来代替香油饭呢?这是因为以前经济条件受限,民间宴席上的菜品多在当地取材来制作,闽南地区多产稻米,面食在闽南地区算不上主食,而在如此重大喜庆之日“奢侈”一把,让乡亲邻里能够吃上平日难以吃到的面条。

  宴席的尾菜部分,讲究“全甜”,具体以甜汤等菜品结尾,并且菜式讲究“全”的圆满,如多为全鸡、全鸭等家禽。现今由于经济和水产养殖技术的发展,全鱼也渐渐成为人们喜爱选择的菜式。

周岁宴须在满周岁当天举行

  满月宴之后,就是闽南人寿诞中最为隆重的周岁宴了,俗称“度晬”。因为是寿宴,与满月宴的头菜“香油饭”不同,很多时候,它的头菜是面。在闽南语里“面”与“命”谐音,寓意着生命;另外传统文化观念认为面越长越好、越粗越好,煮的时候不能断。这是因为宴席民俗的形成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是密切相关的,古早的医疗设施简陋、医疗水平低,孕妇在家蹲于大木桶内生产,对胎儿和孕妇来说都有着极大的风险。这样出生的胎儿、包括出生后的卫生护理等因素,在头一年里新生儿的死亡率是极高的。人们无力改变当时的医疗和经济条件,只好将对新生命的关怀寄托于这些仪式当中,比如吃面就是希望新生儿的生命力能同“面”一样坚毅有力。

  因而,周岁宴在闽南宴席民俗文化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周岁以前新生儿未断奶,是很难养活的阶段,也是小生命存活下去所要经历的第一道极其艰难的坎,一旦过了周岁,人们办宴欢庆,预示着这个生命真正走向了开始。因为是十分重要的宴席,所以周岁宴必须在新生儿满周岁当天举行,不能推迟或者改时间,亲戚邻里都要尽量在当天抽空参加。而四月宴则同周岁宴,在宴席菜式和仪式的安排上大同小异,只是规模比周岁宴要小,是小一号的“周岁宴”。

其他生诞宴

男做九女做十

  在闽南泉州,十六岁宴是具有地方民俗文化色彩的生日宴席,它的举办表示宴席主角已经长大成人,在古语老话里男孩称作“成丁”,女孩称作“及笄”。闽南地区各家习惯按古俗大办酒席,隆重庆贺儿女成年。另外,由于十六岁是最后一次祭祀床母、檐口妈、夫人妈等神明,故称“洗契”,意为儿女对其脱离结契,所以供品特别的丰盛,有的人家还会将供品和亲朋赠送的礼品陈列在一起,让人们参观,以示孩子的贵气。 而做寿宴,则一般是针对50岁以上者,以前生存条件较为恶劣,人口平均寿命较短,一般娶了儿媳,嫁了女儿,有了孙子就开始做大寿了。而现在医疗水平发达,经济条件提高,人们多在七十岁才开始做寿。在做寿里有个说法,那就是“男做九,女做十。”比如说男性今年六十九岁了,就做七十岁的生日,女性则在七十岁当天做七十岁的生日。这是由于古时观念重男轻女,“九”音同“久”,寓有长寿之意,所以男性特别一点,要“男做九”。做寿年年有,所以不像周岁宴那样严格——必须满周岁当天举行,寿宴可根据宴席主角等情况进行适当地推后。

  菜式主要取谐音上的吉祥寓意,比如多以“鸡鸭”为原料,因为在闽南语里“鸭”同“百”谐音,寓意长寿百年。另外在寿宴上,甲鱼类食材也较为受欢迎,主要是甲鱼在中华文化里象征着长寿。在菜式的命名上也尽量体现美好寄望,比如多以“鹤”或“仙”等字眼出现在菜名里,喻示福寿延年。

  讲究“头甜尾甜”的宴后甜汤亦很有讲究,以莲子、花生为主材,寓意“百子千孙”,后代开枝散叶。早时又常以“满月圆”或者桃包、寿桃包(一种包有甜豆沙豆泥的包子)祝寿,庆贺生日。现在则多以蛋糕替代,如此习俗变化也可体现时下经济全球化,西方文化对中式传统文化的渗透,比如西式糕点现在就成了庆生甜品的主流。

婚宴所有宴席中


排场最庞大讲究

  说完有关生日宴席的种种,就要说到人生一大喜事——婚宴,婚宴也是闽南宴席中排场最为庞大,菜式等安排最为讲究的宴席。在农村地区,宴席一般安排二十四道菜,传统宴席用的桌子为十二人的方桌,古早时候经济条件不好,那时人们食欲大,所以准备的饭菜量也极大,还会准备“肉夹包”给宾客,让客人在宴席结束后打包带走。现在二十四道菜的规矩还在,但饭菜量已经明显没有以前那么多了,一方面现在大家的温饱都解决了,许多美味常见,不似以前那样带着饥饿的状态参加宴席;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开席前都有上饮料,宾客未进餐之前多饮液体已经肚子饱了一半,等到开席,就有点“战斗力”下降了。

  一些县城宴席上会有十六道菜以上的安排,比如德化县城。不过改革开放后,缩小了农村和县城之间经济水平差距,宴席菜式上虽然还讲究“全”和“圆满”,备有全鸡、全鸭、全烧猪等,但海鲜在宴席上所占比例上升了。宴席以“红圆”(以糯米加部分米碾成粉为原料的食品)开头,喻义喜庆和好看,汤内放姜或代表吉利的金橘等来调味,味道甜蜜,寓意甜蜜圆满。收尾多为四果汤、莲子、枣、冬瓜糖水,俗称“四果”,喻义吉祥。

  婚宴上的菜品和食材的数量一律为双数,表示新郎新娘出双入对,菜名的取法也多用“龙”或“凤”的字眼,来表示男女双方相伴相随,长长久久。婚宴上最忌讳乌龟、鳖等,因龟鳖有“戴绿帽子”隐意。 

丧事宴生命终结不说再见

  人生走到最末,离开人世,还是和宴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就是丧事宴。值得一提的是,闽南民俗文化里认为只要去世者生前已经四代同堂,则视为“喜丧”,认为去世者由于行善积德的造化,已经圆满结束这一生,应当当做开心的宴席来举办。丧事宴一般不请亦不道别,在丧事宴上说“再见”似乎不是那么一件可喜的事,主人也不会像有好事临门一样出门迎送宾客,对于前来参加宴席的宾客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所以丧宴应该不请自到,婚宴则要三请才到。

  闽南沿海一带讲究“九拖十”,所以宴席多为九道菜加一道甜汤,最后一道甜汤有温馨寓意,它是对于还在世之人的美好祝福,认为先人已走,失去亲人之痛不可免,但是还在世的人们生活会继续甜美下去。由于丧事都是突然而至,不像周岁宴、婚宴等那样可以提前准备全面,加上经济的限制,所以丧事宴的菜品更是充分体现了当地取材的特点,比如萝卜饭,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也因此丧事宴上的菜品和礼仪都较为随意。因为主人家痛失亲人,处于十分悲恸的状态,这时候亲戚邻里们也都会极力帮忙,做丧事宴的厨师,一般都是不拿报酬的,属于义务帮忙,这也体现了闽南人民之间民风的淳朴真挚。


上篇德化双翰苏氏:翰墨传家人文兴盛 清正廉明官德流芳 福建泉州德化:颖川堂历经沧桑 义风荡漾世传颂下篇

热门测算

八字精批

八字合婚

八字财运

月老姻缘

姓名详批

十年大运

八字取名

最新文章

2025年02月
24
农历 正月廿七
乙巳年【蛇年】
戊寅月 甲子日
八字算命
八字合婚
八字取名
民间算命

指纹算命

手相查询

痣相图解

生男生女

眼皮跳测吉凶

喷嚏预测

占卜抽签
快速算命
配对
配对
配对
配对
查询
生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