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端午习俗民间故事挖掘的文化价值

发布时间:2012-06-09 12:01 来源:取名网 作者:w.cdqmw.net 公众号:瓷都取名网

 嘉兴的端午习俗内容很丰富,从龙舟竞渡,悬钟馗、关帝画像除邪,到门插菖蒲艾叶招吉;从跳钟馗舞,到写“王”字送百虫;从吃粽子,到喝雄黄酒……展示了“水乡绿城”嘉兴的丰厚人文底蕴。此类习俗活动早有萌芽,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历经几千年兴衰而又绵延不断,如今则再次盛行。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有关嘉兴端午习俗的历史故事,或逐渐消匿,或逐渐沉寂,或散落民间,亟待整理。

  为不断丰富和提升嘉兴端午习俗的人文内涵和文化价值,进一步彰显民俗文化的多样性、民间性、原创性和独特性,从而营造全社会关注和参与端午节庆活动和保护、传承、用好地方端午习俗资源的浓郁氛围,嘉兴市委宣传部和嘉兴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于2010年3月起,历时近5个月特别开展2010中国·嘉兴端午习俗民间故事征集活动,这是文化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浙江省文化厅和嘉兴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端午节庆系列活动的十项群众性活动之一,取得了显著成效。风俗故事、神话故事、历史人物传说故事、生活故事、动物故事、寓言故事、幽默笑话故事……各类题材均有展示,不少民间故事堪称“瑰宝”,不仅凸显了嘉兴端午习俗文化的“越韵吴风”特色,而且彰显了嘉兴作为我国端午传统习俗保留地、保护地的强劲的民间力量与活力。这种就地方端午习俗进行主题性的大规模挖掘和征集活动在嘉兴历史上堪称首次,其意义重大,尤其是其文化价值不容小觑。

  有利于佐证嘉兴是中国端午节源于“吴越之地”的重要代表

  中华民族风俗传统“多源一体”,各地关于端午节风俗来历的传说也不尽相同,说法甚多。虽然民间和典籍中各有说法,如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越民族祭祀龙图腾说、古代越人新年说等等。但目前学术界的研究大多认为,端午节的起源可一直上溯到先秦时代,其最原始的核心因素在于发端于战国时期的辟邪观念。《岁时杂记》中说:“五日竞渡起于越王勾践,后以为拯屈原。”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也证明,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

  端午节在两千多年的传承过程中,从名称、内容到象征意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是不同时期名称的变化。比如端五、重午、重五、端阳、天中节、浴兰节、蒲节、女儿节、娃娃节、五月节等等。其次是节日意义的变化。如到了汉晋之际,人们才把凭吊屈原与端午节结合起来,且赋予了竞渡和吃粽子以丰富内涵和想象力。特别是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篇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对端午纪念屈原之说,亦知晓最多,影响最广最深。其实,除了纪念屈原,端午节主要还与纪念春秋时期吴国大夫伍子胥、东汉孝女曹娥、广西爱护黎民百姓的陈临、操练水兵的越王勾践有关。还有纪念介子推、张天师、钟馗、黄巢等多种说法。

  而在江浙地区,端午节最早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吴国大夫伍子胥。嘉兴和苏州受吴文化影响大,“伍子胥起源说”是两地端午节的共性特点。所不同的是处于古吴越交界地的嘉兴还受越文化的影响,吴越文化积淀深厚,这使得嘉兴的端午节庆文化凸显了“越韵吴风”的特质。2010年,嘉兴作为我国端午传统习俗的保留地、保护地进入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从而使端午节这个中国民俗大节的大花园里,又增添了嘉兴这朵“越韵吴风”的奇葩,呈现了中国端午习俗“文化共享”的好氛围。

  伍子胥是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据史料记载,他屡次上书吴王夫差一鼓作气消灭越国不成,夫差则听信谗言,赐伍宝剑自刎。伍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死前对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东城门上,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夫差听说后大怒,命令把伍子胥尸体在五月五日(端午日)投入河中。因此,端午节相传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为纪念伍子胥,嘉兴民间自发在端午节形成了一系列的民俗活动,并以口口相传的方式生存、生长、传承着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不仅包括了传统意义上的赛龙舟、吃粽子、踏白船等端午习俗故事,也包括伍子胥、越王勾践、钟馗、汉武帝、乾隆皇帝、黄巢等历史人物以及许仙和白娘子、铁拐李、吕洞宾等神话人物与端午节的各类民间故事,其中关于伍子胥与端午节的故事十分丰富。这些朴实无华、代代相传、朗朗上口的民间故事,不仅体现了全国端午传统习俗之集大成特点,更重要的是有力地佐证了嘉兴是中国端午节起源于“吴越之地”的重要代表。

  有利于抢救和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世界上公认端午节是最早从中国开始。晋代《荆楚岁时记》上就有关于端午节的记载。中国的端午节很早即传入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等周边国家,这些国家至今还在欢度端午佳节。日本端午很多习俗如吃粽子、喝菖蒲酒、沐菖蒲浴等均和我国相同。1967年,韩国江陵市端午节庆典成为国家级“第13号重要文化遗产”被予以保护,年年举行隆重的盛大庆典艺术活动,吸引了国内外上百万人次直接参与和前往观光。韩国的端午节在别称上与我国有共同点,如称重五节、天中节等。但在习俗上与我国有所不同,一般不吃粽子、不赛龙舟、也不纪念屈原(在十世纪之前,朝鲜半岛上曾举行祭祀屈原的活动)。从公元十世纪,古代韩国人开始在端午节祭祀山神,进而形成独具特色的端午文化,但其主题依然是驱邪避凶,能反映出与中国端午节相似的农耕文化传统。对之,有专家称之为“东亚‘汉字文化圈’一种特有的有趣的文化现象”。这说明中国文化的种子早已在异地扎根,并繁衍出本土化大树,加强了中国文化的世界性认同。

  中国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丰富多彩的国家之一。但因过去较长的特殊历史条件的限制,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曾遭种种破坏,随着全球化发展的挑战和环境恶化的冲击,目前正面临加速消亡的危险。2005年,韩国的端午节被联合国授予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起了国内民众“保护端午节”声浪,并引起了中央政府的高度关注。2004年8月我国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全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普遍展开,并加强了对各类有形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和申报。2010年,中国端午节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极大地鼓舞和推动了全国各地来共同打造端午文化品牌。

  那么,嘉兴作为“中国端午节”大家庭的重要一员——国家级端午传统习俗的保留地、保护地,该如何更好地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是要尽快了解、挖掘、整理、宣传流传于民间的大量而精彩纷呈的故事或传说及各类物质遗存。

  目前,嘉兴市已挖掘、收集、整理的端午习俗民间故事既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次集中性抢救性保护行动,也是“第一手材料”,本身即是在收集、积累和保护文献;同时也是在延续端午节的历史文脉,并为当代人发展端午节庆文化提供参照。尽管如此,因时间较短等因素,肯定还有不少精彩的端午民间故事遗落在外或深藏在故事者的心底,有待于今后进一步挖掘和收集、整理。而对于已挖掘、收集、整理的端午习俗民间故事则需要加强宣传,使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认同嘉兴与端午节的渊源,形成“过端午,到嘉兴”的共识与行动,并自觉保护好端午节——“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是要认真学习国内外城市的先进经验,抢救和保护这种地方民间文化遗产。

  文化保护立法先行。这既是国际惯例,也是我国各地的当务之急。浙江省已出台相关《保护条例》,嘉兴市则已有相关《管理办法》,关键是切实落实保护措施,以扎实的努力,推动尽早尽快颁布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建立有效机制,完善保护措施,依法推行民间文化保护工程。

  三是要有利于发挥端午习俗对实现现代人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

  刘禹锡在一首描写端午节竞渡的诗中曾写道“风俗如狂重此时”。端午节有许多习俗,且内容多样、内涵丰富、源远流长,当然,也是良莠不齐。而这些习俗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发生变化,有的在逐渐淡化和退出。

  如今,在端午临近的嘉兴,传统习俗仍是一道可看的风景:红绳扎成的艾叶菖蒲、用丝线缠绕的大蒜头;悬艾叶、菖蒲,给孩子穿戴虎头鞋帽,妇女和孩子胸前挂上用丝绸之类缝制的各种五色香袋。一些老字号药店会精心制作有老虎头、南瓜娃娃、糖娃娃等形状的各类端午香袋,http://www.codu.com.cn配有特制中药香料,淡淡药草香气提神醒脑,吸引众多顾客;端午特色食品粽子,也是嘉兴的名特产之一,在端午节期间更是供不应求,不仅专卖店顾客排成长龙,大卖场各种品牌汇聚,连“洋超市”也过起中国节。

支付宝打赏 微信打赏

为您推荐

推荐测算
  • 公司起名
    公司起名22546854人测
    开公司起名字,给您的新公司起高大上好名字。
  • 宝宝起名
    宝宝起名32846824人测
    宝宝起名专注取名20年,为超过百万家庭孩子起名。
  • 八字算命
    八字算命32575854人测
    提前掌握命运玄机,把握人生转折点。
  • 缘份测试
    缘份测试31586209人测
    能遇见喜欢的人并相识本就是一种幸运,你所仰慕的那个TA能否读懂你对TA的情?
  • 命中贵人
    命中贵人19227632人测
    知道谁是贵人,即可把握你一生的财富、事业、姻缘!
  • 龙年运程
    龙年运程16895854人测
    掌握自己的人生,就要掌握自己的运势!
  • 祈福点灯
    祈福点灯6873854人测
    点灯招好运许愿保平安、15盏加持许愿灯!

热门文章

星座查询

情侣速配

性格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