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密多心经(3)
摘要:心经要义 时 间:民国八十三年(西元一九九四)八月二十一日下午三时 地 点:马来西亚吉隆坡圆智精舍 讲述者:良智上师(梁乃崇教授) 今天下午讲《
心经要义
时 间:民国八十三年(西元一九九四)八月二十一日下午三时
地 点:马来西亚吉隆坡圆智精舍
讲述者:良智上师(梁乃崇教授)
今天下午讲《般若波罗蜜多心要经》,经文就照 华藏祖师的翻译,而不依玄奘
法师的译文。
“般若”的意思就是智慧,“波罗蜜多”是到彼岸,就是以智慧达到佛的彼岸。
“心要”的意思是一个摘要,一个abstract 。因为《大般若经》总共有六百多卷,
这一段是《大般若经》的摘要、精华,整部《大般若经》的 abstract ,所以 华藏
祖师把经名译作“心要经”,而不沿用一般习用的“心经”。又因它是摘要、是精
华,所以很短,只有两百多字。
这部经是观世音自在菩萨说的,因为那次法会中舍利弗请问:“修般若波罗密多,
要如何用功?”观世音菩萨就在释迦牟尼佛前入定,释迦牟尼佛加持他以后,再请他
说的。现在我们的经文里面没有特别加上这一段,所以也就省去不讲。
今天我就照 华藏祖师所翻译的经文来解说。为什么要照 华藏祖师所译的经文,
而不依玄奘大师翻的?因为玄奘大师在唐朝的时候所译的经文有些地方意思表达得不
够清楚,容易造成误会,而 华藏祖师在关键的地方改得很好,能够引导人正确地修
行。我们现在就开始看经文:
“圣观世音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自性归空,度一切苦厄。”
“圣观世音自在菩萨”,就是我们平常所称的“观音菩萨”。因为当年玄奘大师
在翻译这部经的时候是唐太宗李世民在做皇帝,以前皇帝的权威很大的,连翻译一部
经文,菩萨的名号有一个“世”字与他的名字一样,都不可以,一定要把它去掉,不
能和他相同,这叫做“避讳”。现在是民主时代,我们应当恢复这本经的原貌,不必
再管这些封建社会的习惯,所以 华藏祖师就照原文直接翻译成“圣观世音自在菩萨”。
“圣”是表示他已经修成了;“观世音”表示他是从耳根圆通修成的;而“自在”则
是非常地安详自在,表示他已经解脱了。“圣观世音自在菩萨”所指的就是大家所修
的四臂观音,或者观音菩萨,或是十一面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都是同一个。也有人
修过气功的红观音,仍是他的变化身。还有不少人会问观世音菩萨是女生或是男生?
观世音菩萨有男相,也有女相,也有不男不女,中性的。其实修成的状况是没有男女
之分的,但众生应以何身得度,菩萨即随缘变现。所以我们讲观世音菩萨没有男女相
的差别,这样比较好;如果讲成是不男不女,大家会以为是妖怪。
现在我想讲一下我自己第一次读这本经时的感受:我还没有学佛之前经历过一些
事情,以后我就决定要学佛了。当我下决心要学佛,就想应该找一本佛经来看看。那
时候我已经三十多岁了,比在座的有些人年纪都大,但却从来没有读过一本佛经,因
为听说《心经》最短,我想就从这本最短的经开始看好了,所以就去书店请了一本玄
奘大师译的《心经》,后面还有注解的。拿到家里就开始读,看到第一句话,就是
“观自在菩萨”,我当时不懂什么是“观自在菩萨”,就翻后面的注解看,注解说是
“观世音菩萨”。噢,原来这本经就是观世音菩萨说的。可是奇怪的是此时我的眼泪
忽然像泉水一样汨汨流下,无法停住,而心里面充满一种特别的感觉,我也讲不出来。
这下子可把我吓到了,这本经倒底是怎么搞的?怎么会让人这样?我不敢再看下去了,
立刻合起书来;又怕给人看到,所以赶快把门窗关了起来,坐在屋里让它流,就这样
一直流了一个钟头,泪水才止住,但是心里面很舒服,那种感觉有一点像是内心深处
一直要找的东西给我找到了。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要找什么,但是心里面一直像要
寻找一个什么东西似的,而一看到这句话,就觉得找到了!情况就像一个人小的时候
随家人逃难,最后失散了,不知道自己的母亲在哪里?长大以后有一天忽然找到了,
是那种感觉。不过这件事情仍然太奇怪了,我只看了第一句话而已,居然会有这种反
应!又过了三个月以后,有一天等家里的人都出去了,我才敢再打开《心经》,只看
第一句话,看看会不会又出问题。谁知道相同的情况又开始了,眼泪又像自来水一样
一直流,停不下来,我只好再次把书合上,把窗子关好,躲在屋子里让它流,这次又
流了差不多一个钟头。过了几个月,我又再试了一次,结果还是一样,我没办法再看
下去。直到第四次,前几次的状况没有再发生,我才能把整本《心经》看完,才知道
内容是什么。
好,说完了这段经历,我们再往下看。第二句经文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当我第一次读到这里,就觉得这一句话如果没有弄懂,后面就不容易明白。“行深般
若波罗蜜多时”,所谓“行深”就是实行至深处,而“般若波罗蜜多”是什么?注解
说是入定,而入定又是什么?书上并未说明,我不知道要怎么做。一直到几年后,我
遇到 华藏祖师,才晓得入定。其实入定的方法很多,一心三观、数息法……等都是
,但在实践层次,不能背那么多复杂的偈子。一个随时随地都要用的方法是不能复杂
的,一定要很方便,随手一拿就可以用,这个便捷的方法是什么呢?就是 华藏祖师
教的“眼见色,心中无色;耳闻声,心中无声”或者是“回头是岸”。“回头是岸”
还不好,还要找“知觉者”,仍有点罗唆。所以最好用的还是“眼见色,心中无色;
耳闻声,心中无声”,只要记得这一句就好了。意思是我们的眼睛可以看见东西,但
是心中没有这个相,而是空的。一察觉心是空的,而且做得够深,就是“行深般若波
罗蜜多”。这一句话很简单,但是做得深与浅,差别是很大的。“眼见色,心中无
色”,眼睛是看到的,并没有把所看到的东西化成没有;可是虽然看见了,心里面却
没有这个东西。真的彻底做到心里面没有这个东西,就是回头到了彼岸,也就是回头
找到了“本来面目”、“知觉者”,就这么一句话已经把佛法说完了。所以“行深般
若波罗蜜多”看起来好玄,其实就是这个意思而已。
接着就是“照见五蕴自性归空”,这一句是全经的精华,非常重要。我们已经知
道“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就是“眼见色,心中无色”,一旦实行得很深的时候,就会
照见五蕴自性归空。“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色”只是简称,其实还包
含了声、香、味、触、法。“受”是接受,也就是feeling 。“想”是第六识。“行”
是第七识。“识”是第八识。色、受、想、行、识就等于所有外界有形有相的世界,
我们不但能看到,同时可以感觉得到,而且还可以察觉到自己的识心在想东想西;
“行”是抽象的思考,你也能观照到;而第八阿赖耶识这些种子你也能体会到——那
不是把整个宇宙物质世界及心灵世界全都掌握了?“五蕴”指的就是这么复杂众多的
世界,而这森罗万象全部照见自性归空。以前玄奘大师把这个地方翻译成“照见五蕴
皆空”,这样翻,容易被人家误解成:眼睛这么一看,世界就全都化空了,没有了
——实际上,解成这样是做不到的,除非眼睛瞎了,耳朵聋了,或者是脑子没有了,
否则这么一照,仍会见到有形有相的世界。很多人依照这段译文努力去修练,想把五
蕴照得没有,但如此辛苦照来照去,五蕴仍然在,怎么修都不成,所以 华藏祖师就
把这个地方改成“照见五蕴自性归空”。
但这样翻译,刚开始我还是看不太懂。我知道他的意思并不是要把这五蕴变空,
心灵运作的方式不是直接把五蕴变空掉,但是这个“自性归空”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是说这个五蕴的自性归空呢?还是这五蕴要归到自性空呢?这个地方我就不太懂,也
想了很久,我觉得应该把它解释成“照见五蕴还归自性空”,把五蕴摄回来,还归到
自性空,应该是这么解释。所以我就拿着经书去请教 华藏祖师,问他到底应该是照
见五蕴的本性还归空性,还是照见五蕴还归自性空?到底是那一个?他听了我的问题
以后,就陷入沉思。这次我注意他回答的时间,因为我师父一向回答问题都不必想的
,你一问他,他立刻就回答你。但是这个问题他想了很久,差不多想了十五分钟,然
后才写给我。究竟他把这一段改成什么呢?——“照见五蕴还归自性法性空”。我那
个时候还不懂法性,所以他加上了“法性”以后,我就特别注意去了解法性。而他写
给我的时候,我还是只能了解到“照见五蕴还归自性空”,还只了解到这地方;直到
日后我了解了法性以后,才能体会 华藏祖师要改成“还归自性法性空”的用意在那
里。
您还可以使用:强大的免费起名 根据周易起名 好听的名字大全 五行取名字大全
本文由起名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起名网:www.cidu.com.cn)
喜欢这篇文章的人还喜欢
- 算命预测内容以娱乐为主,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
- 如果此内容给您造成了负面影响或者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如果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MAILTO:root#cidu.com.cn(#换成@)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