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靠近他人的技巧【五】(3)
发布时间:2015-01-14 12:09 来源:取名网 作者:w.cdqmw.net 公众号:瓷都取名网
给予他人所需要的
有一句话叫“投其所好”。如果你身上有他人所需要的东西,他人必定会对你感兴趣。而这种东西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也包括精神上的。比如他人所需要的赞美、能力、安全感等等。
昨天,在小区散步的时候,一个小朋友拿着一幅画朝我奔过来。我还没看清他是谁,他就非常迫切地问我:“阿姨,你看我的这幅画画得好吗?”
我这才想起来,这是我前几天在小区公园玩的时候认识的一位小朋友。
当时,这个小朋友拿着画笔,趴在长凳上画画,我就坐在他旁边。他画了一个冒着炊烟的房子,房子前面有几棵树,虽然我看起来完全是“抽象派”的作品,但他自己却是非常自豪。这个男孩非常开朗,主动把画递给我看。
为了迎合男孩的自豪心理,我假装很感兴趣的样子,故意看了很大一会儿,并赞美他的画有意境,还一再表示他的画很好。小男孩高兴极了。
没想到,他今天看到我后,一眼就认出了我,还主动拿出第二幅作品让我判断。这次,我当然又夸奖了他。他笑得很灿烂。
在这里,我并不是提醒大家要懂得赞美的艺术,而是告诉一些20多岁的年轻人,给予他人所需要的。其实,如果你换个对方感兴趣的话题,结果可能就会不一样了。
有个人,功利心非常强,他的成功欲望也非常强。他每每与人交往的时候,首先会考虑这个人对自己有什么样的利用价值。也许与小张交往,以后向银行借钱会比较 容易;也许与小李交往,我会得到一些免费的信息;也许与小王交往,他的办公室会借给我……他对周围的人怀着期待之心、算计之意。他总是盘算着接触的人会给 他带来哪些好处,而且这种倾向表现得非常明显,而他对朋友的付出则是很小。比如,跟朋友一起吃饭,他总是不掏钱;别人找他帮忙的时候,他总是有很多的借口 拒绝。久而久之,他的朋友们都远离他了。
前面我们说过人际交往的交互原则,在交往的时候,我们有所付出,也有所收获。只有付出和收获保持平衡时,交际的双方最愉快。一个人只有通过这种方式,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才是最稳定可靠的。
所以,我们要先满足别人的需求而后达到自己的需求。这需要我们善于体察别人的真正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其行为具有互酬性。这就需要我们在交往中常常想到“给予”而不是“索取”。
而做到这些首先要对他人感兴趣。卡耐基说过“你要是真心地对别人感兴趣,两个月内你就能比一个光要别人对他感兴趣的人两年内所交的朋友还要多。”了解他人的兴趣所在,需求所在,因为他人的需求构成了与你交往的动机。
另外,要让人对自己产生好感,得到别人的信赖,可以关注他人无意中透露出来的需求,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实现。这样你会收到很不错的效果。
比如,你在与一个自己的潜在贵人(今后可能在某方面会帮到你的人)聊天的时候,对方说:“听说周华健的演唱会要在北京举行,一直没时间去买票。我很喜欢听 他的歌,有机会的话,我真想去看看。”他可能是“说者无心”,但是你最好要做到“听者有意”。抽空到票务公司去买一张票送给他。
虽然对方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并没有期望你会这样做,但如果你主动做到这一点,就会在对方心里留下这样的印象:灵活、乖巧、善解人意等等。对方会因此而记住你,或是感激你,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向你伸出手。
一般来说,人们的需求主要有对自己的尊重和认可、情感上的支持、信息需求、能力援助,以及物质上的帮助等等。
1.尊重和认可。这需要懂得肯定他人、赞美他人。这让我想到了晚清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俞樾,在他的《一笑》中写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在朝廷中做官的人,要出京城去做地方官。临行前,他到老师那里辞行告别。老师提醒他说:“现在外地的官也不好做,要谨慎一点才行!”
这个人说:“老师放心,我准备了一百顶高帽子,逢人便送他一顶,这样大概不会遇到什么麻烦了吧!”
老师听后,很不高兴,说:“我们是作风正派、办事公道的人,何必要来这一套呢?”
这人说:“天下像老师这样不喜欢戴高帽子的人又有几个呢?”
老师听了这番话,情不自禁地点着头说:“你说的这些也并不无道理啊!”
这人出去后,对人说:“我的一百顶高帽子,已经送了老师一顶,现在只剩下九十九顶了!”
赞美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因为赞美意味着对他人的肯定和接纳,不仅让他人找到归属感,还能满足他人的自尊和成就感。
2.精神支持。需要真诚的关注他人的内心世界,在他人心理困惑的时候,给予安慰。当人们面对一些选择和困境时,很需要他人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帮助自己做出选择,或是让自己走出心理冲突。这样一方面可以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另一方面可以从他人的支持中获得安全感。
3.能力援助。能力援助就是一些他人办不到的事情,你能办到。当其他条件都相等时,你越有才华,越有能力,人们就越喜爱你。你在能力、才华如果比较突出,又具有魅力,那么就会产生一种人际吸引力,使他人对你产生钦佩感并欣赏你的才能,而愿意与你交往。
4.信息支持。这是个信息开放的世界,获取并准确地传递信息是一个人参与竞争、进行交流必不可少的。对于一些行业,信息获取的多寡决定了竞争的优劣。因此,对他人的信息支持也是加强与其联系的重要方式。
5.物质需求。物质需求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求。因此,物质是人们永远都不会停止追求和争取的。满足他人的物质需求是建立联系最直接、最快速的方法。但是在满足他人物质需求的时候要讲究方式和方法。比如,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很多年轻人只顾眼前利益,与人交往的时候想着别人给了自己什么,而很少想到自己能为别人提供什么,因为有种怕吃亏的心理。交往的互惠理论,要求我们在人际 交往中必须注意,让别人觉得与我们的交往值得。无论怎样亲密的关系,都应该注意从物质、感情和其他各方面“投资”,否则,原来亲密的关系也会转化为疏远的 关系,使我们面临人际交往困难。
在我们积极“投资”的同时,还要注意不要急于获得回报。
自尊心是不容侵犯的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自尊心是人在社会中处处自我尊重和处处维护自身尊严不受伤害的心理和情绪。当一个人的自身尊严受到他人维护和满足 时,会产生心情舒畅的体验,就会产生独立、坚强、自信及有成就感等;反之,自身尊严受到他人伤害或侮辱时,会产生痛苦、愤怒、反感等抵触情绪,产生自卑、 软弱、无助的感觉。
我在《20几岁了,别再犯迷糊》一书中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
有一个男孩子非常活跃。上班的时候,突然闻到一股臭臭的味道。当他跟身边的一个同事说话时,发现原来是同事的口臭,于是,他大声说:“大姐,你今天刷牙了吗?你的口臭都快熏死我了,像死鱼的味道。”他一边说,一边好心地递给同事一块口香糖,“快吃一块吧!”
其他的同事都看着他们,有几个男同事还发出了笑声。这个口臭的同事突然脸涨得通红,没有接他的口香糖,摔门就走了。从此以后,同事对他的态度非常冷淡。这个男孩还觉得有点莫明其妙,自己不过是开了个玩笑,真是好心不得好报!
从言语表达上来看,这个男孩说话太直白,不会表达;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个男孩在想帮助别人的时候,却没有考虑到他人的感受,不知不觉中伤了同事的自尊心。
---忠言像药,说之前要自己品尝一下。
一个人的自尊主要来自自我价值感的体验,而自我价值感又来源于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来源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别人的肯定会增加人们的自我价值感,而别人的否 定会直接威胁到人们的自我价值感。所以,人们对来自人际关系世界的否定性的信息特别敏感,别人的否定会激起强烈的自我价值保护的倾向,表现为逃避或否定别 人,以维护自己的自尊心。
我们在同别人交往时,必须对他人的自我价值感起积极的支持作用,维护别人的自尊心。如果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威胁了别人的自我价值感,那么会激起对方强烈的自 我价值保护动机,引起人们对我们的强烈拒绝和排斥情绪。此时,我们是无法同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已经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也可能遭到破坏。
我记得以前我就因此而失去了一个朋友。这个朋友是我的高中同学,一个内向的女孩。当时,我跟她是同桌,她的学习成绩非常好,而且性格十分温柔。我也很喜欢 跟她同桌和交往。当时我们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她的家在农村,家境不好,可能是她内心有一些自卑,她跟别的同学之间还有一些顾忌,但是在我面前她却能展示 一个真实的自己,非常放松。
有一次,学校要调查一件什么事情,需要家住城市的学生们一起开个会。当时老师叫我们的时候,她不在座位上。后来,她进了教室问我:“我需要去开会吗?”
我无意中说了一句话却深深地伤害到了她,我说:“你又不是城里的,去干吗?”当时说这句话的时候实属无心,没想到这句话在她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她非常敏感地问我:“水淼,你是瞧不起我们农村人,对吧?”她郑重其事地叫我的名字,并兴师问罪,吓了我一跳。
因为这件在我看来不起眼的小事,她有一个星期没跟我说话。后来,我也记不清我们是怎么和好的,但是我们之间仿佛竖起了一道玻璃墙。她不再主动地跟我讲习题,我也说不清为什么不再跟她轻易说话或开玩笑,总担心会发生什么事情而伤害到她。
人都有自尊的,而且自尊和自卑是一对双胞胎。一个处理不好很容易给人造成打击,或许从此就留下阴影。那个被你伤害的人要么远离你,要么憎恨你。
因此,我们在与人交往的时候,特别是面对一些“脸皮较薄”、敏感的人,做任何事情首先要考虑到他的自尊心。
有一次,一个清洁工到雇主家打扫卫生。主人给她布置完工作后,突然问她:“我能够吸烟吗?”这个清洁工吃了一惊,说:“你是在问我?”在她看来,这是雇主自己的家,他想干什么都可以,为什么还要征求她的意见呢?雇主回答:“是啊,我想抽支烟。”
清洁工露出不解的神情,反问雇主:“这是你的家呀,抽烟是你的事,为什么要问我呢?”
雇主说:“因为我认为吸烟会妨碍你,当然该得到你的允许。”
清洁工听到这句话后,非常感动,连连说,“你以后不用问我,尽管吸好了!”雇主这才拿起一根烟,把它点燃。
那一天,从雇主家出来,清洁工非常高兴,心情特别好。以前她在别人家做小时工的时候,不是看主人的脸色,就是被主人“喂、喂”地使唤来使唤去。现在她觉得自己在这个主人家得到了尊重,尽管自己是一个清洁工,但她并不是比别人低一等,是一个跟主人一样平等的人。
以后,每次到这个雇主家干活,她都热情饱满,即使事情再多,她也感到很快乐。
维护他人的自尊,让他人感觉到自己受到了尊重和重视。很多年轻人忽视了这一点。在人际交往中,凡是弱点、缺点、一切不如别人之处都有可能是他人所忌讳的,因此,你千万不要去踏这些“雷区”。
- 上一篇: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 下一篇:洞察世事要动脑筋【四】
为您推荐